作者:辽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闫璐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十八届中央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其现实意义在于不仅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变革,更重要的是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可遵循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开辟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它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总结实践创新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坚持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人民奋勇前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政治品质和理论品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确立引领新时代科学发展的新指南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个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前后接续的奋斗历程,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必然趋势。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按照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首位加以强调,指出:我们面临的重大风险,既包括国内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风险以及来自自然界的风险,也包括国际经济、政治、军事风险等。我们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或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过得去。要清醒认识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把难点和复杂性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风险想得更深入一些,把各方面情况考虑得更周全一些,搞好统筹兼顾。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将消除贫困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党的重要使命的高度来认识,特别强调“精准”,他指出:脱贫攻坚一定要扭住精准,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到户、精准到人,找对“穷根”,明确靶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地区面貌得到改善。再次,习近平总书记把污染防治不仅是看作生态文明建设而且是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加以对待,他强调: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去掉唯GDP论英雄的“紧箍咒”,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总之,这三大攻坚战是决胜期的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打好三大攻坚战就是抓住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的“牛鼻子”,就会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有助于我们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十九大报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制定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强烈的历史担当。
统筹解决中国问题与人类问题的新方案
只有世界好,中国才会好;只有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马克思主义主张无产阶级既要解放自己也要解放全人类,并且只有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无产阶级才能真正实现自身的解放。因此,马克思主义在其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不仅要解决中国的问题,还要解决世界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这五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诠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布局和总路径。一经提出,就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欢迎,被写入多个联合国文件,成为国际共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选择。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由大国向强国的角色转换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发生重大变化,中国日益从世界的边缘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由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引领国际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新发展的中国方案,或将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世界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