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辽宁代表团的审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各项政策的落实,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辽宁振兴必由之路,呼吁下决心振兴辽宁工业,再创辽宁工业辉煌。自从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新一轮东北振兴的战略决策以来,东北问题已经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广泛关注。在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辽宁代表团审议并作出重要讲话后,东北振兴再次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在过去的一年里,东北经济形势总体向好,发展基础在夯实,2017年经济增长态势将会得以恢复,但是全面振兴任务仍然艰巨。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辽宁区域与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张万强指出,从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来看,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经济增长越相对稳健;越是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经济增长越呈现下行态势,增长乏力,东北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可以说,全面提升市场化水平是老工业基地所有问题的的根本,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培育新动能的牛鼻子。光明网【新常态·光明论】栏目以下刊发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辽宁区域与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张万强的独家约稿文章以飨读者。
图为2017年3月8日,辽宁省凌海市双羊镇双羊村养殖户科学管理储存牧草。(李铁成摄/光明图片)
辽宁省凌海市双羊镇双羊村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发展草食畜牧业让畜牧业提档升级。2016年,全村种植牧草110亩,并冬储秸秆饲料350吨。今春加大草食畜牧业提档升级力度,粮改饲200亩实现冬储秸秆550吨,并建起草食畜牧业养殖小区降低成本绿色饲养。农民尝到甜头看到方向,今年全村奶牛发展到210头、羊上千只,发展草食畜牧业将丰富了消费者“菜篮子”,鼓起了农民“钱袋子”。
作者:辽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辽宁区域与产业规划研究中心主任张万强
近两年辽宁经济增速不断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国内外出现大量唱衰辽宁的声音,认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失败,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行。事实真是这样吗?表面上看,辽宁经济确实是“断崖式”下行,但也仅仅是“数据”的断崖,而数据下行的绝大部分原因是“挤水分”。当然辽宁经济确实也是处于下行态势,但远没有数据上表现的那么严重。事实上我们认为,进入2017年以后,辽宁在基本挤出数据泡沫水分之后,经济发展经济已经进入筑底企稳、提质增效阶段。
部分经济先行指标呈现回暖态势,预示着辽宁经济已经出现趋势性的转变
辽宁省工业用电量经23个月下降后,在2016年8月份实现由负转正,从8月到12月分别为2.04%、2.54%、6.21%、7.32%、11.11%,呈现加快回升态势;辽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结束51个月下滑由降转升,公路货运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2017年1月份,辽宁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速为19.7%。以上先行指标的回暖表明,在经过近几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挤压数据水分后,经济下行态势有了趋势性的转变,尽管这种转变尚不稳定,但已呈现出明显的筑底企稳态势。
新兴产业发展提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辽宁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中低端的、严重过剩的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过大,在国内外需求下滑后,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断衰减,新兴产业体量和增长动能未能充分积聚。目前,这种状况已经有所改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已初见成效,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16年沈阳机器人产业主营收入增长27.3%,沈阳机床i5智能机床销量增长4倍,鞍山激光产业园、盘锦辽东湾新区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了26%和12%,本溪药都企业销售收入增长15%。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经济增长更趋稳健。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社会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尽管近几年辽宁呈下行态势,但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过去五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8.1%和9.7%,就业水平没有明显下降,房价相对全国副省级城市保持较低水平,百姓安居乐业。小康社会及经济发展的最终衡量标准不仅仅看GDP有多高,更重要的是看居民收入是否有持续的提升。消费水平保持较高水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成为促进经济稳健增长的强大动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成效,市场主体保持快速增长
辽宁近两年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其中2016年取消下放356项省级职权,放权力度位于全国前列;推进了商事制度改革,实施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等制度变革,激发了创业活力;备案众创空间105家,创业孵化基地吸纳企业9500多户,一大批创客走上创新创业之路;《辽宁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营商环境不断改善。2016年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万户,增长12%,注册资本金大幅度增长。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6.7%,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1.8%。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说明创业者对于辽宁的信心在增强,发展动力在提升。
“十三五”期间辽宁如何推进全面振兴?
首先应反思过去十年辽宁振兴存在的不足:一是振兴的动力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而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不强,民营企业发展的软环境不完善,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充分。其结果是区域市场化水平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内生动力没有得到有效增强,这也成为此轮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二是形成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一旦政府难以推动大量投资,经济就会出现问题;三是仍然走的重化工业数量扩张的道路,对产业升级——特别是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和发展环境的完善重视不足,未能实现新旧动力转换。
“十三五”期间,辽宁要在在“7号文件”的引领下,坚持“四个着力”,把加快市场化进程作为推进全面振兴的核心目标。从近几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来看,越是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经济增长越相对稳健;越是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经济增长越呈现下行态势,增长乏力,东北地区表现尤为明显。可以说,全面提升市场化水平是老工业基地所有问题的的根本,是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培育新动能的牛鼻子。不解决这一问题,辽宁就难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全面振兴。加快市场化进程,重点是推进政府行为规范化、经济主体自由化、生产要素市场化和经济环境公平化。
从辽宁来看,当前重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改变大政府、强势政府的局面,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主体干预;二是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改变国企“一股独大”的现象,真正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是坚持不懈改善营商环境,改变官僚主义、人情社会、衙门意识、不按规矩办事等这类现象,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四是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向智能化的转型,改变传统产品占大头、“原”字号“初”字号产品居多的产业结构状况。